生猪养殖何时度过寒冬?
2023-07-25
正值A股市场上市公司业绩披露季,多家
ag平台电玩城生猪养殖企业披露上半年业绩情况。截至目前,已有18家上市猪企晒出成绩单。其中,亏损上亿元的有16家,最高亏损超10亿元的也有4家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养猪龙头牧原股份预计至多亏损32.5亿元,成为行业 亏损王 。
上市猪企上半年净利润亏损,主要原因在于生猪价格持续低迷,超出市场预期。问题是,生猪养殖行业,何时能度过寒冬?
越卖越亏?
目前,已有18家上市猪企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。其中,亏损过亿元的有16家,占比高达88.89%。此外,亏损额上限超10亿元的有4家。
排在第一位的是牧原股份。据公告,该公司预计净利润亏损25.5亿元到32.5亿元,较上年同期亏损66.84亿元大幅收窄。不过,牧原股份仍旧是行业亏损最大的公司。
新希望的预亏额仅排在牧原股份之后。该公司预计,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7.9亿元到29.9亿元,也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。*ST正邦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8亿元至20亿元,较上年同期净亏损42.86亿元也是大幅减亏。
除了超10亿元的,还有奥农生物预计亏损5.6亿元到6.8亿元;唐人神预计亏损6亿元到6.7亿元;巨星农牧预计亏损3.1亿元至3.7亿元。
虽然各大养猪企业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,但仍难逃 卖得越多、亏得越狠 的怪圈。越卖越亏的直接原因,就是养殖成本高企。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,截至7月12日,全国猪料比价为4.00。上半年,生猪价格低于行业成本线,其中仔猪育肥、自繁自养头均亏损分别为319.05元和115.6元。截至6月底,生猪养殖行业的整体性亏损已持续5个多月。
据中国养猪网最新数据显示,截止7月17日,生猪价格已跌破14元/公斤,外三元和内三元价格分别为13.97元/公斤、13.80元/公斤。这意味着什么?在整个养猪行业,牧原股份是成本控制能力最好的公司之一,其养猪成本已经降至16元/公斤以下。即使如此,仍然是难敌生猪价格的下滑。
猪价向何处去?
生猪价格的走势,是养猪企业能否赚钱的关键。为了度过行业寒冬,生猪养殖企业纷纷展开去产能行动。日前,不少企业下调2023年生猪出栏目标。傲农生物的出栏目标由800万头降至600万头,天康生物则由500万头降至280万到300万头。
生猪价格未来走势如何?华泰证券认为,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态势下,养殖户上半年加大去产能力度,部分规模企业的产能出现下降趋势。不过,短期内因为消费淡季等原因,生猪价格仍将继续磨底,但下半年猪价或将受益于需求提升实现一定的反弹。
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6月份,猪肉价格下降7.2%,降幅较上月扩大4个百分点。为促使生猪价格回归合理区间,国家将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,持续加强生猪产能和价格调控,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。
不过,有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双节临近、各地学校开学等扩需的利好因素,生猪产能过剩状态将得以缓解,猪肉价格将有所回升。
除此之外,市场更为关注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,虽然出现环比抬升,但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认为,从产能周期的角度来看,10月份,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将出现转负趋势,理论出栏量也将开始下降,不过,绝对量上仍然处于偏多状态。
整体来看,中金公司预计,4季度生猪价格有一定的上行空间,但明年1季度消费淡季价格或大概率走低,真正值得期待的反转行情,或将于明年4季度才能到来。对上市猪企来说,面对生猪价格低迷的态势,成本控制至关重要。大多数企业必须在行业寒冬降本增效,保持核心竞争力。唯此,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。